拍攝時間:2023
拍攝地點:肯尼亞
拍攝設(shè)備:ILCE-1 FE 200-600mm F5.6-6.3 G OSS
拍攝參數(shù):f/6.3 1/1250 -1.3 iso640

蛇鷲是隼形目蛇鷲科蛇鷲屬的大型陸棲猛禽,又名秘書鳥,因外貌獨特且擅長捕蛇而得名。其體長約 1.2-1.5 米,體重約 3.5-4.2 公斤,最顯著的特征是頭部長有 20 多根黑色冠羽,形如古代文書官員的羽冠,平時倒伏,激動時會豎起。全身羽毛以淺灰色為主,飛羽和尾羽為黑色,尾羽中間兩根特別長,末端呈白色絲狀。喙短粗帶鉤,黃色的眼眶周圍有橙紅色的裸露皮膚,腿長而健壯,覆蓋著堅硬的鱗片,腳爪鈍而有力,適合在地面奔走捕獵。
蛇鷲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和開闊疏林地帶,包括塞內(nèi)加爾、肯尼亞、南非等 30 多個國家,在納米比亞、博茨瓦納等國的荒野地區(qū)較為常見。它們偏好海拔 1500 米以下的熱帶稀樹草原、半沙漠地帶或干燥的開闊林地,也會出現(xiàn)在農(nóng)田邊緣或灌叢區(qū)域。蛇鷲是日行性鳥類,擅長在地面行走覓食,每小時可步行 20 公里以上,主要以蛇類、蜥蜴、嚙齒類、昆蟲及小型鳥類為食,捕獵時會用強有力的腳爪踩擊獵物。它們通常成對或小群活動,繁殖期會在高處筑巢,巢用樹枝搭建,內(nèi)襯草葉,每窩產(chǎn)卵 1-3 枚,孵化期約 42-46 天。
目前蛇鷲在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(IUCN)紅色名錄中被列為 “近危”(NT)物種,主要威脅來自棲息地喪失、農(nóng)業(yè)擴張導(dǎo)致的食物減少,以及人類活動引發(fā)的偷獵和干擾。
蛇鷲是南非的國鳥,也是蘇丹的國鳥(象征國家力量與自由),同時被博茨瓦納、納米比亞等國家視為標(biāo)志性物種。其形象常出現(xiàn)在國徽、錢幣和自然保護標(biāo)志中,凸顯了在非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